English

人才和钱财

2000-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赵强 我有话说

高校中人气颇旺的“水木清华BBS站”有两个大版:“飞跃重洋”和“我要找工作”,日访问量都到一万人次以上,发表的文章也数以百计,通常在所有分类版面中排在最前边。最近又是留洋旺季和分配旺季,在上头散布流言的有之,打探消息的有之,自吹自擂的有之,骂不绝口的有之,自暴自弃的有之,可以从中了解高校学生百态。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大讲美国的教育政策是“联合人才收割机”似的掠夺政策,在夸其高明的同时不免对我们国家每年投入的上千亿的教育基金和父母投入的更大规模的民间教育费用感到惋惜。持有这种论点不奇怪,因为《中国青年报》早就报道过北外考T考G报名的盛况,记者在报道中也不免“民族主义”地痛惜了一番。但该文所涉及的另外一个事实却让人警醒,也就是说西方对中国人才资源的争夺已经向年轻化和全方位发展,而且以企业和学校为核心吸引了上到科学院院士,下至总角神童的无数中国的顶尖和潜力人才,他们已创造和将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他们的个人所得,这就是人力资源运作中的纯经济因素。比如“微软研究院”、“IBM研究所”以及各样名目的英、法、德、澳高中和大学。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院长克劳斯顿认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快,职业分布不再以横向的地域、国家来区分,而是按纵向的职业领域在全球划分,要使学生能够适应这种纵向发展的要求,那么在上学期间就应该让他们体验多元文化环境。英国索里学院国际部主任阿斯霍克则认为,留学也要选准时机。他反对留学低龄化,认为中国的孩子高中后去国外读书比较好,一是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非常好;二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会适应不了国外的生活。去英国留学,过了语言关后,要先读一年预科,如果预科的6门课中能拿到4个A、2个B,就有资格申请上剑桥、牛津这样的名校了。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其实都是幌子,跟中国的足球联赛一样,中国的教育市场也逐渐成为经纪人喜欢光顾的一大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教育实际上已经悄悄地在商业化过程中,虽然还不那么规范,但正是混水摸鱼的是时候。外国和国内的足球经纪人来中国推销那些过气球星和无名小卒,而外国和国内的教育经纪人则来中国找寻那些天才少年或富有家庭,大家描绘的前景和实际的状况倒也相差不远,只不过伴随着人才的流失和人才的引进,有一个结果惊人的相似,那就是绝对的钱财的流失。且不论高昂的MBA学费,单单去英国读一个二流的中学或者大学算下来也得数十万的人民币,至于中国学生拿到的奖学金,也悉数开销在自己当地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上了。可想而知,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人才流失的困境,更重要的钱财流失的因素我们根本没有加以控制。

尤其跨国公司的企业化运作使这种隐患变成了台面上的事情,还是以足球来做比喻,一个中科院的院士好比属于中科院这个俱乐部,而被跨国公司挖走,好比转会到了另外一个更有实力的俱乐部,而转会费呢,是零!好像中国在人力资源上已经提前施行了博斯曼法规,慷慨地倡导自由转会,却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人大大地占了便宜。国际化和本土化是文化、经济、教育、体育各个领域都关注的课题,我们只能悲伤地发现,我们既不会包装自己,也不会推销自己,甚至在出卖自己的时候,都想不到索取一份好的价钱,而仅仅是把眼光局限在培养费啦、毁约费啦这样的细枝末节上,找错了应该买单的主人。

人才是永远不会流失的,只要他还有母国的文化传统和热爱这个民族的心,但是钱财却是流失得最快的,因为它没有标记上自己的民族和血性,只遵守市场规律和法律规范,人民币、美元、英镑,虽然钱好像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但其实都一样,看被谁赚到了手中。赢家只有一个,就是聪明而又会算计的人或者国家。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把文化、教育和经济准确地分开,如果还在高喊勒紧裤腰带办好自己的教育、宣传自己的文化,那只好说,这种运作在经济上是没有前途的,从而也影响了文化、教育自身的发展前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